鮮蛋利用其自身防護機制可以抵御外界微生物的入侵,從蛋的外部結構來(lái)看,鮮蛋外面有三層結構,即外層蠟狀殼膜、殼、內層殼膜。每一層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抵御微生物入侵的功能。從雞蛋內部的成分看,蛋白中含有溶菌酶,這種酶能有效抵制革蘭氏陽(yáng)性菌的生長(cháng);蛋白中還含有抗生蛋白,能與維生素H形成復合物,使得微生物無(wú)法利用這一生長(cháng)所需的維生素。蛋白的pH高(pH約9.3),并含有伴清蛋白,這種蛋白和鐵形成復合物,使其不能被微生物所利用,但另一方面,鮮蛋黃的營(yíng)養成分和pH又為絕大多數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長(cháng)條件。
雞蛋中存在的菌主要為下列屬的以下細菌:假單胞菌、不動(dòng)細菌、變形桿菌、氣單胞菌、產(chǎn)堿桿菌、埃希氏菌、微球菌、沙門(mén)氏菌、賽氏桿菌、腸細菌、黃桿菌屬和葡萄球菌。常見(jiàn)的霉菌有毛霉、青霉、單胞枝霉等。球擬酵母是唯一能檢出的酵母。
檢測項目包括:
感官指標:色澤、氣味、狀態(tài)、異物、蛋黃、蛋白等。
理化指標:蛋重、凈含量、甲基汞、氯化物、氯化鈉、水分、脂肪、蛋白質(zhì)、油脂含量、PH、總堿度、游離脂肪酸、酸度(以乳酸計)等。
微生物指標:商業(yè)無(wú)菌、菌落總數、大腸菌群、致病菌(沙門(mén)氏菌、志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)等。
營(yíng)養標簽:能量、蛋白質(zhì)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鈉等。
有害物質(zhì):無(wú)機砷、鉛、鋅、鎘、總汞、六六六、滴滴涕、揮發(fā)性鹽基氮、蘇丹紅Ⅰ、Ⅱ、Ⅲ、Ⅳ。
禽蛋檢測標準:
鮮蛋 GB 2748-2003
鮮雞蛋 SB/T 10277-1997
皮蛋 GB 9694-1988
鹵蛋 GB/T 23970-2009
蛋制品 GB 2749-2003
咸鴨蛋黃 SB/T 10651-2012
咸蛋黃 DB44/554-2008
蛋黃醬 SB/T 10754-2012
真空軟包裝鹵蛋制品 SB/T 10369-2012